近日,國家公務員局表示,公務員錄用考試必須堅持德才兼?zhèn)洹⒁缘聻橄鹊臉藴?,而不是僅僅看重筆試和面試成績??忌纹返虏涣迹鐣熑胃泻蜑槿嗣穹找庾R較差將不得錄用為國家公務員。(新華社 10月5日)
國家公務員局的一番表態(tài)讓今年的“國考”多了一重“德”的色彩,對此,很多人都顯得樂觀:因為公務員就是未來的國家官員或者高官,錄用時對他們的品德進行考察,這無疑有助于整個官員體系變得更加健康、更加有效率,也有助于官員貪污腐敗現(xiàn)象的減少。但筆者并不感到樂觀——如何界定考生的品德、社會責任感和和為人民服務的意識?這種界定方式的標準又是什么?界定者又由哪些人組成?“淘汰者”若對結(jié)果不服又將找誰上訴?如果沒有公開透明的標準,那么開啟“品德”的同時是否也相應開啟了另外一扇“后門”?
國家公務員考試因其考試規(guī)模之大、涉及人數(shù)之多、競爭之激烈,被人們稱之為“國考”;“國考”不僅是國家選拔新鮮、后備官員干部的重要渠道,也是很多高校學生、社會工作者就業(yè)的重要選擇,所以,每次“國考”錄用標準的細微變動總會牽動數(shù)萬人的心。從國家和人民的角度來講,注重“國考”考生的“品德”考察無疑是正確的、進步的,這將有利于改變中國整個官員體系的風氣與素質(zhì),從而使這一體系發(fā)揮出它最大的活力為人民辦實事、辦好事,對于國家形象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。
然而,相對于客觀公正的筆試、面試而言,品德考察顯得比較主觀化,不確定因素太多。如果只是簡單的宣布“堅持德才兼?zhèn)?、以德為先的標?rdquo;、“考生政治品德不良,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意識較差將不得錄用為國家公務員”,而不同時出臺相應的量化制度、措施,那么這樣的宣布不僅顯得毫無意義,還會給原本形象較好的“國考”帶來負面影響。
由此,也許我們該反思,為何“國考”注重品德考察之舉反而會招到我輩的質(zhì)疑與“不感冒”?當我們想全面評價一個人的品德時,我們卻無從下手,或者即使得到了評價,也不太敢相信它的真實度;這不能怪考察者的考察能力不夠,也不能怪“品德提供者”的公信力不強,歸根結(jié)底——國民誠信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已經(jīng)滯后。國民誠信體系亟需建立與完善,它與經(jīng)濟建設(shè)并不矛盾、也同樣重要,只有它得到建立與完善,“國考”重德的出現(xiàn)才不會讓其顯得尷尬、狼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