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起勇氣,趟過改革深水區(qū)
周虎城(作者系《南方日報》評論員)
《朱镕基答記者問》終于面世了。在這本書里,收錄了朱镕基在擔任國務院副總理、總理期間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和在境外發(fā)表的部分演講。在低調隱身幾乎6年之后,朱镕基再次進入了公共視野。而這本答記者問,不僅僅是對一個個事關中國改革和發(fā)展的問題的解答,還折射出朱镕基主政中國經濟改革12年的風風雨雨。
從1991年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以后,朱镕基便與第二波改革結下了不解之緣。從清理三角債到整頓金融秩序,從出臺分稅制到經濟軟著陸,還有糧食改革、國企改革、投資體制改革、住房制度改革、物價體制改革……雖然這些改革有得有失,但不管怎樣,市場經濟體制到底經歷了從十四大“建立”到十六大“完善”的轉變。
改革的是是非非并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,因為改革從來都會遭遇阻力。1994年朱镕基在推行“改革新政”時,等于捅了馬蜂窩,很多人反對,畢竟,讓既得利益者集團讓出利益談何容易。但朱镕基被外界譽為“鐵血宰相”、“經濟沙皇”,與他的強勢主導是分不開的。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楊啟先曾經對此評價到:“宏觀調控體制的改革從1980年代就開始醞釀,但是一直沒敢作決策,為什么朱能作決策?因為他有魄力、他敢于改革。1994年的改革非常關鍵,沒有這次改革就沒有日后軟著陸的成功。”
由于身處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期,朱镕基時代所面臨的危機數不勝數,從價格雙軌制到通貨膨脹,又從通貨膨脹到通貨緊縮,還有一系列的計劃體制的轉型,乃至于亞洲金融風暴、98洪災等等,這些危機雖然可能導致改革變向,但改革仍然在朝前走。這說明,在朱镕基對改革的堅持下,既得利益集團并不能通天通到綁架改革的地步。當然,既得利益集團也在發(fā)生變化,只要權力運行的模式不變,他們都會通過權力的自我改變學會重新干預經濟而牟利的本領。對于朱镕基來說,當然也有不如意之處,如經濟體制改革風風火火,但引人注目的精簡機構的行政改革最終也逃不過“黃宗羲定律”的宿命,不能不說是歷史的遺憾。
從今天回望歷史,歷史既有輝煌也有無奈。作為一名帶有英雄色彩的人物,也作為一名面對傳統(tǒng)政治格局束縛和既得利益集團阻撓的人物,朱镕基即便身在總理高位,手握經濟改革大權,也不能(也無法)推動所有的改革。但“法乎其上,得乎其中”,那么多基于推動市場經濟體制和法治建設的改革方案出臺,證明了朱镕基的改革理想不只是理想。阻撓和危機都不是不搞改革的理由,光喊改革口號不付諸于實際行動,亦是無用。
在國際金融危機仍然威脅中國經濟發(fā)展的時刻,人民出版社推出《朱镕基答記者問》,既是要學習朱镕基應對危機的改革之思,也是要學習他的改革理想和改革氣魄,甚至改革手段。最近幾年,一些阻撓改革的思潮有重新抬頭的趨勢,一些壟斷集團不斷坐大,甚至重新進入競爭性領域,和當初市場經濟改革的目標南轅北轍,頗令人憂思。比如在房地產開發(fā)中,權力更是發(fā)揮了無所不在的強大功能。更有一些機構,打著改革的旗號搞偽改革,搞改革的目的不是維護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,而是借改革之名牟取部門利益和私人利益,結果導致改革污名化,民間一度對改革發(fā)生質疑。
這告訴我們,在“完善”市場經濟體制的時代,所遭遇的阻力不會比“建立”時代少,甚至會由于既得利益集團的坐大而更加強大。但阻力再強大,改革還是不能停歇。只要有改革理想,只要有改革氣魄,只要有改革手段,我們重新鼓起改革的勇氣,改革終究會淌過深水區(qū)而向前進。
下一頁:
臺灣中國時報:大陸高官退休慣例出書 向人民交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