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熱帶雨林帶 本帶分布于赤道帶的濕潤大陸地區(qū)和島嶼上,如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、非洲的剛果盆地和東南亞的島嶼。本帶氣候?qū)儆诔嗟蓝嘤觐愋?,整個環(huán)境,過度濕潤,適于熱帶雨林生長,樹種繁多,喬木高大,常綠濃密,林冠排列多層,林內(nèi)藤本植物縱橫交錯,附生植物隨處可見,林中動物以鳥類和猿猴目為活躍。林下的紅色風(fēng)化殼上發(fā)育著磚紅壤。
2.熱帶稀樹草原帶 本帶與熱帶雨林帶南、北相連,在非洲和南美洲有著廣泛的發(fā)展,而在澳大利亞、中美和亞洲的相應(yīng)地帶則僅有局部的分布。本帶氣候?qū)儆跓釒Ц蓾窦痉置鞯念愋?,其最大特征是一年中有長達四個月以上的干季。熱帶稀樹草原也稱薩王納群落,主要由比溫帶草原草本植物為高的禾本科植物所構(gòu)成,在草本植物群落中,零星地分布著成片喬木或獨株喬木,它們具有能儲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構(gòu)造。熱帶稀樹草原的季相非常明顯,雨季草木欣欣向榮,百花盛開,干季呈現(xiàn)一片黃褐景色。善于疾馳的食草動物在這里得到了很大的發(fā)展,食肉動物也很豐富。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過程的發(fā)育,因此土壤中進行著腐殖質(zhì)、氮和灰分養(yǎng)料元素的積聚,形成紅棕色土。
熱帶荒漠草原帶位于熱帶稀樹草原帶和熱帶荒漠帶之間,是二者之間的過渡帶。其在非洲、澳大利亞和南美洲的南半部都有分布,而以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帶表現(xiàn)得最為明顯,在最干旱的條件下,這里形成禾本科灌木半荒漠植物群落,植被十分稀疏,存在著很大的表土裸露地段。
3.熱帶荒漠帶 此帶位于副熱帶高壓帶和信風(fēng)帶的背風(fēng)側(cè),在北非的撒哈拉、西南亞的阿拉伯、北美的西南部、澳大利亞的中、西部和南非以及南美部分地區(qū)表現(xiàn)明顯。氣候?qū)儆谌旮稍锷儆甑臒釒Ц珊蹬c半干早類型,植被貧乏,有大片無植被的地區(qū),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數(shù)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后生長的短生植物為主。動物的種類和數(shù)量都很貧乏,成土過程進行得十分微弱,形成荒漠土。
4.亞熱帶荒漠草原帶 本帶位于熱帶荒漠帶和亞熱帶森林帶之間,在北半球清楚地表現(xiàn)于熱帶荒漠帶的北緣,在南半球則表現(xiàn)于澳大利亞南部、南非和南美南部的部分地區(qū)。氣候?qū)儆趤啛釒Ц珊蹬c半干旱類型,隨著由熱帶荒漠向緯度較高地區(qū)的推進,年降水重有所增加,但最大降水量常在低溫時期,夏季的高溫和干旱促使強烈的蒸發(fā),使本帶仍是一個缺水地區(qū)。植被類型屬于荒漠草原,通常生長有旱生及禾本科植物,在較濕潤的季節(jié)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長。土壤屬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。
5.亞熱帶森林帶 在地球上,亞熱帶的非緯向地帶性因素表現(xiàn)得最為強烈,這里陸地有巨大的面積,地形有很大的起伏,大陸輪廓和洋流也都有不同的影響,因此這里的緯向地帶性現(xiàn)象受到很大的干擾和破壞,使亞熱帶的自然帶不是橫貫東西,成為全球性地帶,而在大陸西岸、內(nèi)部和東岸等地區(qū)之間表現(xiàn)出很大差異。亞熱帶森林帶被大陸內(nèi)部的荒漠草原所隔開,而分成大陸西岸與大陸東岸兩種類型。大陸西岸的亞熱帶森林帶,又稱地中海式植物帶,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區(qū)和北美洲加利福尼亞沿海地區(qū);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西南部、非洲西南端以及南美洲西岸的智利中部。亞熱帶大陸西岸的氣候?qū)儆趤啛釒母尚停址Q地中海式氣候,這里主要形成常綠硬葉林地帶,發(fā)育著褐色土。大陸東岸的亞熱帶森林帶,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,日本南部和美國東南部,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南部,非洲東南部以及南美東南部。亞熱帶大陸東岸的氣候?qū)儆趤啛釒Ъ撅L(fēng)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,這里主要形成常綠闊葉林,又稱照葉林,發(fā)育著亞熱帶的黃壤和紅壤。
6.溫帶荒漠帶 本帶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中部和北美大陸西部的一些山間高原上,在南美大陸南部的東側(cè)也有所表現(xiàn)。氣候?qū)贉貛Т箨懶愿珊敌?,這里植被貧乏,只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個別灌木。在溫帶荒漠的外圍與溫帶草原帶之間,有一個溫帶荒漠草原地帶,是一個過渡帶,主要是蒿屬草原,還可見到旱生禾本科植物。溫帶荒漠帶和荒漠草原帶的土壤主要是荒漠土、棕鈣土和淡栗鈣土,在它們中間還有斑狀分布的一些堿土及鹽土。
7.溫帶草原帶本帶 在北半球表現(xiàn)典型,如亞歐大陸中部,從東歐平原南部到西伯利亞平原南部;就是一條很寬的溫帶草原帶。由于非緯向地帶性因素的影響,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溫帶草原,都改變了呈東西向帶狀的分布形式。溫帶草原帶的氣候?qū)儆跍貛Т箨懶园敫珊敌?。溫帶草原植被以禾本科植物為主,根?jù)草本植物的種類成分,可分為各種不同類型的草原。土壤主要是黑鈣土及暗栗鈣土,也有斑狀分布的堿土及鹽土。草原帶動物善于適應(yīng)草本植被覆蓋的平坦開闊的無林地區(qū),許多動物穴居洞中,嚙齒目動物、有蹄類動物和一些草原食肉動物是溫帶草原的主要動物。
溫帶森林草原帶是草原帶向溫帶森林帶過渡的地帶,它在亞歐和北美的大陸中部都有分布,在南美洲巴塔哥尼亞的局部地區(qū)也有所表現(xiàn)。溫帶森林草原帶的過渡性質(zhì),在氣候、土壤、植被及動物界等方面都有表現(xiàn)。本帶溫度適中,在原生森林草原中,雜草草原植被地段與森林植被地段相互更替,森林主要是闊葉林?;疑滞潦潜編У拇硗寥馈游锝缡菑纳值讲菰膭游锏幕旌闲?。
8.溫帶闊葉林帶 溫帶闊葉林帶又稱夏綠闊葉林帶,主要是由一些秋后落葉的闊葉喬木組成的森林。本帶屬于整個溫帶森林帶的南部亞帶,因受海陸分布、寒暖流等非緯向地帶性因素的影響,主要分布于溫帶大陸的東部和西部,至于溫帶大陸的中部,則因大陸性氣候較強,而形成了草原、荒漠草原和荒漠。亞洲東部夏綠林受溫帶季風(fēng)氣候的影響,如我國東北和華北,日本群島和朝鮮半島,蘇聯(lián)的堪察加半島和薩哈林島(庫頁島),這里闊葉樹種類成分較歐洲豐富,有蒙古櫟林、遼東櫟林以及槭屬、椴屬、樺屬、楊屬等組成的雜木林。歐洲西部的夏綠林受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影響,往往形成由單一樹種組成的純林,如山毛櫸林、棕林等。北美洲夏綠林分布在五大湖以南,直到阿巴拉契亞山脈、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,這里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,植被主要是美洲山毛櫸和糖槭組成的山毛櫸林。夏綠林帶的土壤主要為棕色森林土、灰棕壤和褐色土。這里動物種類比熱帶森林少,但個體數(shù)量較多,主要以有蹄類、鳥類、嚙齒類和一些食肉動物為最活躍。
9.亞寒帶針葉林帶 本帶屬于整個溫帶森林帶的北部亞帶,它沿亞歐大陸北部及北美大陸北部,呈非常寬闊的帶狀東西伸展,是溫帶森林帶的主要部分幾乎橫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,是一條全球性的自然帶。這里屬于亞寒帶大陸性氣候,冬季寒冷,夏季溫暖潮濕,形成了由云杉、銀松、落葉松、冷杉、西伯利亞松等針葉樹種組成的針葉林帶,發(fā)育著森林灰化土。這里的動物界以松鼠、雪兔、狐、貂、麋、熊、猞俐等耐寒動物為多。
針葉林帶以南,氣候較溫暖濕潤,漸漸出現(xiàn)闊葉樹,形成針、闊葉混合林,是針葉林和闊葉林帶之間的過渡帶。我國長白山和小興安嶺,日本北部,蘇聯(lián)遠(yuǎn)東,朝鮮北部,北美五大湖地區(qū)及阿巴拉契亞山脈,歐洲波羅的海沿岸,都有針闊葉混交林的分布。
10.苔原帶 本帶位于亞歐大陸及北美大陸的最北部以及北極許多島嶼地區(qū)。這里氣候嚴(yán)寒,冬季漫長多暴風(fēng)雪,夏季短促熱量不足,土壤凍結(jié),沼澤化現(xiàn)象廣泛,所有這些環(huán)境條件,都不利于樹木生長,因而形成以苔鮮和地衣占優(yōu)勢的,無林苔原帶。土壤屬于冰沼土。動物界比較單一,種數(shù)不多,特有馴鹿、旅鼠、北極狐等,夏季有大量鳥類在陡峭的海岸上棲息,形成“鳥市”。在針葉林帶和苔原帶之間,有一個比較狹窄的過渡帶——森林苔原帶。
11.冰原帶 冰原帶亦稱冰漠帶,它幾乎占有南極大陸的全部、格陵蘭島的大部以及極地的許多島嶼。這里全年皆被冰雪覆蓋,最暖月均溫僅在某些地區(qū)可以高至0℃。這樣,僅在高出于冰雪之上的巖崖上,可以觀察到某些藻類和地衣的生長。冰原帶動物界很貧乏,在南極大陸上沒有陸生哺乳動物,僅在沿岸地區(qū)特有企鵝一類的海鳥,在北極諸島上可以看到白熊和北極狐。無論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的冰原帶的沿岸海水中,都棲息著鯨和海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