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重慶一位74歲空巢老人在市區(qū)貼出廣告,尋找勤儉懂事、黑發(fā)黃皮膚的單身女性合住,且不收房租,條件是陪自己聊天。據(jù)老人介紹,張貼合住信息的原因是他患有糖尿病,擔心夜間突發(fā)狀況,沒人照料。目前,已有2名年輕女子搬入老人只有20平方米的房間一起居住。(7月16日《重慶晨報》)“零租金求合住”是一個以社會交換為主題的廣告。在現(xiàn)實的語境下,人們?yōu)榱双@取一種資源,通常需要拿另外一種資源來進行交換??粘怖先藶楹献≌咛峁┟赓M的住所,合住者為空巢老人提供一定的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;雙方各取所需,互利合作。
如果說經(jīng)濟學意義上的交換追求利益最大化,社會學話語中的交換則更加注重互惠和公平。“互惠”要求受惠的每一方都必須履行回報義務,“公平”是指在交換關系中對雙方報酬和代價的比例作出明確的社會規(guī)定。正是由于把握了社會交換的基本原則,一個月下來,這位空巢老人和2名入住的年輕女子相處融洽,互動良好。“零租金求合住”的難能可貴之處,在于突破了被動思維。生活上的無助和情感上的缺失,讓這位身患糖尿病的空巢老人成為不折不扣的弱勢群體。然而,不論是退休后“老有所為”開辦書法培訓班,抑或是張貼廣告尋找合住者,在這位老人的身上,沒有“等靠要”的被動思維,有的是改善生存現(xiàn)狀、提高生活質量的主動意識。
更進一步說,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家庭結構的小型化、空巢化,使得“養(yǎng)兒防老”的傳統(tǒng)居家養(yǎng)老模式遭受猛烈的沖擊,社會化養(yǎng)老服務已經(jīng)從一種特殊群體需求向普遍性需求轉變。“零租金求合住”以社會交換的方式吸引年輕人參與社會化養(yǎng)老,即使不是最優(yōu)選擇,至少有其積極的一面。